华山

华山派的门风是怎样变坏的

发布时间:2020/6/26 12:28:38   点击数:
看《笑傲江湖》,总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自从令狐冲无辜被罚上思过崖之后,华山派的风气变了,仿佛一夜之间变得很坏、很不正常。01

原来的华山派是什么风气?师严徒忠、兄友弟恭,门风很正。

师兄弟之间斗酒斗气,经常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岳灵珊可以喊师兄们“下三滥”,陆大有可以逗弄小师妹的小心思,大家和和气气、互帮互助,真是一个温暖温馨的大家庭。

但是私下无大小,大事立规矩,不管怎么玩闹,师兄就是师兄,师弟就是师弟。

所以,以岳灵珊掌门之女之贵,尽管可以和陆大有说笑,但是一看到他给自己端馄饨,就要立刻站起来以示恭敬;直到别的师兄弟都有了馄饨,自己才可以吃。这叫什么,这叫敬长爱幼、长幼有序!

所以,劳德诺年岁虽长,还是要喊先入门的令狐冲为“师兄”,并且不管在人前人后都要尽力维护“掌门大师兄”的地位。这叫什么,这叫尊卑有别!

这就是华山派原来的门风,严肃而不失活泼,处处透着一股子阳光、健康的味道。02

但是就是这样的门风,从令狐冲被罚上思过崖之后就全变了。

华山派从衡阳刘正风金盆洗手大会回来后,岳不群认为令狐冲“此番下山,大损我派声誉”,对其秋后算账,将其罚上思过崖面壁一年。

说实话,“罚上思过崖面壁一年”就华山门规而言,不论是处罚形式,还是处罚期限,都不算很重的处罚,甚至说已经很轻微了,既不用伤筋动骨,也不会流血流汗,最多也就算是一个“象征性的处分”。要知道当年就连令狐冲的祖师爷犯错,还被罚面壁三年零六个月呢。

但是喽哥为什么说从这样一次“象征性的处分”开始,华山派的风气变了呢?

先看看令狐冲的罪名。

一是骄傲自大,得罪同道。杀了罗人杰,得罪青城派;又说“一见尼姑、逢赌必输”,得罪恒山派。

二是滥交匪类,勾结妖邪。岳不群认为他没有杀掉魔教中人,尽管对方救了令狐冲的性命。

关于第一条罪名。杀罗人杰,小师妹岳灵珊解释得很清楚,因为罗人杰乘人之危在先,要杀令狐冲,令狐冲只不过是自卫而已;对恒山派无礼,令狐冲自己解释也很清楚,完全是为了从田伯光手底下救走小尼姑仪琳而不得已的说辞。

关于第二条罪名。令狐冲完全处于被动,自己身受重伤,全仗人家救命。03

其实,就连岳不群自己也说“罗人杰乘你之危,大加折辱,你宁死不屈,原是男子汉大丈夫义所当为”“你勇救恒山派的仪琳师侄,算是一件功劳”,但是岳不群还是做出了最终处罚:“罚你面壁一年”。

有些处罚虽然不重,但分量很重,有时候甚至会起到很坏的导向作用。正是这次并不算很重的处罚在华山派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

——明明是被迫自卫、正当防卫,却被事后追责;

——明明是见义勇为、维护正气,却受到处罚。

——难道人家好心好意救了自己命,自己反过来将人杀了,就对了?有恩不报、以怨报德,这不是连魔教也不如吗?你岳不群究竟想要树立什么样的导向?04

“风气”这东西,说白了就是一个任人装扮的小姑娘,你给她淡妆浓抹,她便还你一个大家闺秀;你给她打扮得妖里妖气,她便会满身戾气、堕落至极。华山派的风气,就是这样被败坏的。

自从令狐冲被罚上思过崖之后,变成了什么样?

师父岳不群的嬗变黑化本文不述,另文再扯。师弟师妹们仿佛在一夜之前全部变成了寡廉鲜耻、没有半点儿侠义之心的无耻之人。

——小庙遇伏,同门师兄弟梁发的血还没有凝固,众弟子听得岳不群答应去福建游玩,立刻便“无不兴高采烈”。书中写到“众师弟、师妹个个笑逐颜开,将梁发惨死一事丢到了九霄云外”,要知道梁发可是他们亲如手足、朝夕相处的师弟呀?华山派的人情已经已经凉薄至此!

——首途洛阳,别的师兄弟看到岳不群对令狐冲神色冷淡,便连话也懒得搭理他这位曾经的天之骄子、“掌门大师兄”,反而因为得了洛阳金刀王家的四十两赏银而去讨好林平之和岳灵珊。真是趋炎附势得可以!

——途径开封,众师弟师妹都去游玩,只留下身受重伤的令狐冲在船上不死不活,真不知道华山派素来标榜的仁义之风都到了哪里?

至于令狐冲受到劳德诺的监视、林平之的怀疑等等,更是进一步将原来的好风气一点一点地败坏个干净......

其后众同门日渐暴戾、心理扭曲,最后华山派便开始师徒相残(岳不群杀英白罗、林平之)、夫妻相戕(林平之、岳灵珊)、同门相忌(陆大有、林平之)等等。

现在想想,真是不禁令人唏嘘。

可怕不?!



转载请注明:http://www.frapuluowangsi.com/hsswzy/1837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