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山 >> 华山生物资源 >> 华山历史重温神通寇准咏华山背后的
咏华山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宋)寇准
自古英雄出少年。中国历史上出现这么一个“神童”,他年少时智商过人,才华横溢,言行不凡,成为时人追捧和羡慕的对象。
《咏华山》是宋朝宰相寇准七岁时咏诵的一首诗。这首诗寇准在与先生爬华山时情不自禁吟诵出的,诗的大意是: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华山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这首诗至今还广为流传。
寇准,其实是渭南人。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属今陕西渭南)人。寇准19岁高中进士,官授大理评事,公元年(淳化五年)为参知政事,其政治才能深得宋太宗赏识。后因刚直不阿,被排斥出朝廷。宋真宗即位后,召寇准回朝。公元年(景德元年)拜相,时值辽兵进攻,他力排众议,坚决主张抵抗,反对南迁,促使真宗往渲州督战,与辽订立澶渊之盟。后因受王钦若的挑拨,渐失宋真宗的信任。
北宋时期有很多名相,寇准就是能排进前三名的一个有趣的人,他非常有个性又极具魅力,但是有时候又很恶劣,他周围的人对他也是又爱又恨难以自拔。
寇准是北宋时期稀世神童,聪慧过人。他咏的这首诗,缘境构诗,诗与境谐。孩子的诗是即景即情之作,与先前的爬山描写投榫合缝,都突出了华山的高峻陡峭,气势不凡,显得贴合山势,准确传神,应该说是难能可贵了。
据记载,寇准七岁,其父大宴宾客,饮酒正酣,客人请小寇准以附近华山为题,作《咏华山》诗,寇准在客人面前踱步思索,一步、二步,到第三步便随口吟出一首五言绝句:“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比世人皆知的曹植七步成诗还要快出许多,真是才思敏捷,出口成章。
公元年(景德三年)罢相任地方官。公元年(天禧三年),再度被起用为宰相,不久罢为太子太傅,封于莱,故世称寇莱公。后遭副相丁谓诬陷,被一再贬逐,直至雷州(今广东海康)司户。后死于贬所。著有《寇莱公集》、《寇忠愍公集》。
投稿
来稿请投至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