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

重磅国内外正发生几件不起眼却极其重要

发布时间:2021/7/4 13:01:08   点击数:
鍖椾含娌荤枟鑴搁儴鐧界櫆椋庣殑鍖婚櫌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新时代的任何决策,都是全国一盘棋,乃至全球一盘棋,有它的通盘考虑和战略意图,我们只有洞悉这背后的寓意,才能真正领会和把握未来的机遇。

今日文章主要内容:

1、海南,逐渐成为博弈的焦点

2、“党政同责”——粮食安全再放大招

3、大宗商品价格走势背后的玄机

4、围绕内循环,再出系列重磅政策

5、官媒发表了一篇重磅评论

点击可收听音频

一、海南,逐渐成为博弈的焦点

最近围绕海南,两条线上都有大事发生。

一条线是南海的暗流涌动,不但灯塔国的航母军舰经常来秀肌肉,英法也跟风来到南海搞事。

另一条线,是我们建设海南、做强海南按下快进键,大事要事不断。做强海南,关乎双循环、关乎一带一路、关乎金融大战略、关乎打破围堵。

上次文章大国有高人!重磅战略密集出台,中国地缘格局和经济布局发生巨变没有写海南,并非忽视,而是当时尚无大动作,最近大事件不断,是时候好好说说了。

先简单罗列一下有哪些大事件:

4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意见》从提升人民币可兑换水平、完善海南金融市场体系、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六个方面提出33条具体措施。

我们都知道,海南自贸港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战略支点,是国家金融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海南的建设进程中,最难的是金融,最大的短板也是金融。补齐海南的金融短板,夯实海南的金融基础,成为当务之急。此次《意见》的出台,正是此意。

可以预见,围绕海南的金融大战略有望加速推进,特别是在美元霸权残存的淫威下,在香港一时还不足以承载国家金融使命的情况下,海南必须也必然要挑起大梁。

4月中旬,国社发表长篇通讯《海阔潮平正扬帆——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述评》,全文信息量很大,大家可以自己去看,这里不再赘述。

4月12日,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负责人专门介绍海南自贸港进展情况并答记者问。

发布会上,发改委领导介绍说,海南自贸港最重要的是搭建制度框架,目前政策制度框架已初步建成。

“鸿蒙初辟”“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发改委领导用了这几个极有文采且极富想象力的词。巧合的是,华为的尖端系统叫“鸿蒙”,海南现在也是“鸿蒙初辟”,意味深长啊。

如果说发改委是从宏观和制度层面解读海南,海南省则更多从地缘和经济层面阐发了海南自贸港的战略意义。

发布会上,海南省委书记沈晓明表示,“如果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是一个‘8’字形,海南就在这个‘8’字形的交汇点上。”

这个比方可谓非常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沈晓明长期在上海任职,履新海南之前,是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中国(上海)自贸区管委会主任。

将这样一位专业的、来自上海的高级领导干部派往海南,大棋局可见一斑。

沈表示,位处双循环“8”字形的交汇点上,海南将吸引国内国际循环当中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在海南汇聚。

海南的底气在哪里?首当其冲的是海南的地缘优势和战略支点意义。

海南扼守南海的门户,是中国联结东盟和大洋洲、西出印度洋的战略枢纽,是海上丝绸之路最关键的节点。

海南是全国陆地面积最小的省份,却是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成为联结陆地和海洋的纽带,背靠强大祖国腹地,成为撬动世界的战略支点。

海南是中国撬动东盟、澳洲和南亚、非洲的战略支点,通过众多港口构成的珍珠链,成为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货物、资金、信息和人才的集散地。

未来,海南不仅向全球输出利益,成为经济上的战略枢纽,更会成为安全上的战略枢纽,作为我海空军向南海和全球投射的战略基地,成为捍卫海洋利益、对抗某些海盗国家的战略堡垒。

二、“党政同责”——粮食安全再放大招

年前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领导作出最新指示:“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实行党政同责,‘米袋子’省长要负责,书记也要负责。”

很快,近日修订通过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首次明确要求“粮食安全党政同责”。

何谓党政同责?实际上就是指开展某一项工作,党委和政府要一起管、一起抓、一起负责、一起担责。此前,已明确要党政同责的领域有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包括去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现在又加上粮食安全。

“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对于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的制度支撑作用。可为什么在我国粮食生产“十七连丰”,粮食库存充足的情况下,还要对重农抓粮如此重锤响鼓呢?

农民日报近期评论员文章认为,重大决策往往是需求导向的。

从国内说,紧平衡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态势,且随着需求变化只会越来越紧;从国外讲,国际形势不确定性增加,一有风吹草动各国先捂“粮袋子”,想靠进口端住饭碗太过天真,这就要求我们粮食安全这根弦要绷得很紧很紧,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而实行党政同责则是这三个“紧”的应有之义。

于是,我们看到,修订后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第一次在行政法规中明确了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最新要求。值得一提的还有,《条例》还赋予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更强的职能、更多的手段来进行粮食监管。

拉长时间段看,年以来,打好种子保卫战、保护好黑土地、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大幅增加等等(年完成1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较往年增加25%),无一不表示,粮食安全已经成为头等大事。

一系列政策,有一个国际背景。

全球食品价格今年1月份创下6年来新高。在印尼,豆腐比去年12月贵了30%。在巴西,龟豆价格比去年1月上涨了54%。在俄罗斯,糖的价格比1年前高出了61%。飙涨的原因,一是全球央行大放水,导致了严重的通胀预期,二是疫情中用工和运输成本的飙升。

即便在发达国家,饥饿已经不是新闻。据美国最大的饥饿救济组织FeedingAmerica的估计,在美国,疫情使万人陷入粮食安全危机,这比年增加了35%。

一句话,吃饭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头等大事。谁的粮仓更满,饭碗端得更牢,谁就更有底气。

三、大宗商品价格走势背后的玄机

大宗商品价格走势,近期引起管理层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frapuluowangsi.com/hsswzy/2203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