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山 >> 华山地理环境 >> 锦州振兴发展成就巡礼红色英雄城,生态新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历届凌海市委、市政府的不断努力下,开拓进取,奋力前行,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凌海高质量发展的巨轮,在百舸争流的改革浪潮中正劈波斩浪,昂首奋进。
千帆竞发,百业俱兴
凌海经济发展迎来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无到有、日益繁荣的70年,综合实力不断壮大,对全锦州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大幅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凌海经济总产值以爆发式的速度快速增长。年,地区生产总值已达到近亿元,全市一天创造的财富就相当于年全年的1.86倍。
财政实力由弱变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年财政收入为万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年财政收入达到了万元,全市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1.7%。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供了坚强的支撑。
农业条件持续改善
1.农业稳步提升。建高标准农田近40万亩,基本实现“旱涝保收、稳产高产、节水高效”目标,粮食总产突破了10亿斤大关;肉蛋奶和渔业产量不仅满足本地需求,还远销全国各大城市。市场的极大繁荣,造就了凌海大米、苹果、小菜、海参、白蚶、对虾和生猪等享誉全国的农副产品。
2.水利设施逐步完善。全市的灌溉面积已达到.5万亩,53条中小河流、4座小Ⅱ型水库、24条排涝干沟、7座电力排水站、眼机电井、座方塘塘坝正做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命脉发挥着保驾护航的作用。
3.渔业生产稳步提高。渔业正逐步成为凌海市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渔业产值实现24.4亿元,水产品产量达到11.1万吨,是建国初期的30倍,是改革开放初期的8倍。
工业体系逐步完善
随着改革开放,凌海工业生产能力日益增强。新华龙钼业、科美新资源、国电电力等新材料企业、新能源产业迅猛发展。目前,已形成以大有经济区为龙头,双羊工业园区和大凌河工业园区为两翼的工业发展布局,在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装备制造、轻工纺织、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工业总产值直追亿元。
服务业蓬勃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服务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行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截至年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6.77亿元,是年的86倍。服务业已成为我市保障就业、稳定经济的重要力量。旅游产业已成为拉动服务业的新的增长点。我市涉旅行业建设步伐加快,先后打造了4A级景区2个,3A及景区3个,五星级宾馆一个,四星级、三星级、二星级宾馆共计4个。
强基固本,气象万千
城市设施逐渐完备
凌海城市建成面积由建国初期不足18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21.5平方公里。由过去的14条街发展到现在的4横7纵的11条主要街路和98条小街小巷,并由砂石路变为沥青路;由1个站前广场发展到现在“一园两场”,城市绿地面积由85.5公顷,增加到.53公顷,人均占有绿地6.73平方米增加到13.98平方米。年—年,锦县(凌海市)有9年被辽宁省人民政府评为“绿叶杯”竞赛先进单位。人均住房面积逐年增加,能够满足城市人口的住房需求。
农村建设卓有成效
凌海市的农村环境从综合整治到美丽乡村,在短短的几年里走过了里程碑式的跨越进程。全市个行政村,建成美丽乡村86个,完成村内路面硬化公里,修建路边沟.2公里,完成乡村间公路改建97.9公里,安装路灯1.5万盏,绿化植树76.85万株,建设村文化广场个,布置文化墙8.88万平方米,建成垃圾池(箱)个,发放垃圾桶3.35万个,配置垃圾清运保洁专用车辆台,建成垃圾收集房座,畜禽粪便治理完成全部规模以上场点标准化生态养殖场建设计家,在79个行政村开展了垃圾分类试点工作,7个村启动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广网建设,总计12.53万户村民中6.68万户完成卫生厕所改造。
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加强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市委、市政府严格落实国家、省和锦州市有关工作部署,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净土和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十三五”期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6.96%、12.15%、33.01%、22.6%。国控断面西八千水质达到四类标准,退河还林10万亩、人工造林58.4万亩、封山育林36.7万亩,海岸带综合治理4.89公里。创建省级生态乡镇7个、生态村43个、宜居示范乡镇3个、美丽乡村86个。财政环保支出由年的23万元增加到现在的万元。
产业园区厚积薄发
大有经济区自成立以来,取得了长足发展,产业定位清晰,基础设施完善,管理体制不断健全,先导示范作用和牵动作用逐步显现。年晋升省级开发区,现已落户企业25户。积极围绕发展建设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进一步确定大有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方向。聘请中美翰辰建筑规划设计顾问(北京)有限公司对园区布局进行规划,已完成详细控制性规划文本,为组团式布局结构,划分为生态居住区、生态产业区、海洋生态养殖区、油田景观区、风电观光区、生态农业观光区、生态示范核心区,使大有经济区的功能分区发展规划进一步明晰。
交通运输四通八达
凌海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服务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目前,所辖公路总里程达.公里,其中:国道3条、.公里,省道5条、.公里,县道6条、70.公里,乡道65条、.17公里,村道条、.9公里,油田专用路90.公里,基本形成了以国、省干线为骨架,以县、乡公路为依托,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车的公路交通网。
社会繁荣,百花争艳
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高
经过近50年的不懈努力,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促使全民重教文化气氛蔚然形成。积极开展“基础教育建设年”活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省、国家评估验收。
文化事业不断繁荣
年凌海市被命名为“辽宁省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基地”和“全国首批文化工作先进地区”;年,凌海市文化馆被文化部命名为“二级文化馆”;年被命名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地区”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文学)之乡”;年以来,凌海市多次被评为“辽宁省农村电影放映工作先进集体”。
实现农家书屋(个)、社区书屋(20个)、农村综合文化站(18个)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全覆盖,新建乡镇电子阅览室8个,城区公共电子阅览室1个,与城区图书馆、文化馆、萧军纪念馆全部免费开放。随着文化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凌海市被评为“文化建设年先进单位”(国家级﹚前才村农家书屋被评为“全国示范农家书屋”。
年至今,开展城乡大型文化广场演出等文化活动95场,开展送文化下乡和文化“五进”演出、展览、辅导活动场,放映公益电影余场,村级文化广场建设(个)全覆盖。创建乡镇综合文化站示范点2个和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6个,脱贫攻坚工作完成15个贫困村公共文化脱贫建设工作。图书馆被评为“一级图书馆”,白台子中心小学在文化部门的扶持帮助下被评为“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国家级传承基地”(国家级)。目前有业余文艺演出团队60多个,文化志愿者余名,“非遗”传承人65人。
医疗卫生长足进步
加大卫生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人均医疗卫生资源明显提高。截至目前,全市现有医疗卫生机构家。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村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保障每个乡镇有一所公立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一所卫生室,每名城乡居民都能得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凌海市医疗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高学历、高职称医疗卫生人员占比呈现逐年上升态势。近年来,通过人才招聘、人才专项培训计划、城乡医疗对口支援、医联体建设、免费定向医学生招聘和科医师转岗培训等多种措施,医疗卫生队伍逐步优化,医疗卫生人才资源分布趋于均衡。全市现有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名,注册执业(助理)医师名、注册执业护士人,平均每千名常住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3.56张、执业(助理)医师1.83人、执业护士2.28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以各类体育创强争先为抓手,全面推进凌海市群众体育事业发展。截至年,成功创建“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田径之乡”和“国家级青少年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创建省级体育强镇(乡)5个,省村级优秀健身广场3个,省级社区健身协会4个。
凌海籍运动员屡创佳绩。凌海体育健儿竞相争辉,英才辈出,近年来,先后有4人获得世界杯冠军,有30多人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得金牌,有20多人在省以上体育运动队担任教练员和主力运动员。年在锦州举办的全国帆板锦标赛(RX:X级)中,凌海体校输出的运动员毕焜获得男子场地赛第一名,长距离第一名,障碍赛第一名。
体育设施建设力争全覆盖。全市基本实现了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十三五”期间力争在全市实现行政村体育设施建设全覆盖,共建成村级体育健身广场个。
科技创新持续增强
科技进步推动凌海市迅速发展,科技工作已连续四次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荣誉。成立了锦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院士专家工作站、海河生物研究院。目前凌海市拥有发明专利25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93件/万人。
保障稳固,市泰民安
就业规模不断扩大
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继续提高,每年新增就业保持人以上,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年,全市新增工商注册实体商户0户,带动人就业,企业户,带动就业人。
社会保障不断加强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事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日益完善。凌海市城镇职工在职参保人数为人,离退休人数人,养老保险费收入为万元,养老金支出万元。基本医疗保险从年的22户人扩展到目前的户70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从年的不足人扩展到目前的1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从年的25户人扩展到目前的户13人。截至目前,城镇职工在职参保人数人,离退休人数人,养老保险费收入万元,养老金支出49万元。分别是年的3.14倍,15.36倍,倍,倍。新农合参保人数达到人,参合率为97%。
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凌海市严格执行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加大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危房改造、就业扶贫工作力度,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贫困村15个。截至目前,15个贫困村全部完成销号。年,实现现有贫困户户5人全部脱贫,同时纳入实时监测,确保已脱贫人口保持稳定脱贫、不返贫。
新风和煦,润物无声
文化宣传润物细无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走向街头、走进机关、走进校园、走进社区,引领社会新风尚,传播社会正能量。年5月30日,凌海市融媒体中心正式挂牌成立,通过对传统媒体的优化整合,设立了统一的新闻信息采集中心、编辑中心,构建“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全媒体内容生产分发系统。6月25日,辽宁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福海莅临凌海调研指导融媒体建设工作,对凌海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融媒体中心建设和凌海市融媒体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年6月28日至7月2日,辽宁卫视《黑土地》栏目组以“红色英雄城生态新凌海”为主题在我市举办了“《辽宁卫视》东北大集·凌海站”大型公益活动,活动期间辽宁卫视对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萧军纪念馆、东方华地城、九华山凌水小镇、秀美满乡·温情小镇、锦州百合小菜、三台子镇现代农业、白台子镇尚家屯村美丽乡村建设、农产品海参进行重点推介。现场多家企业千种省内外名优产品亮相大集,凌海市融媒体中心全程网上直播,为市民呈现现场特色视听盛宴的同时,也向全国展示了凌海市的城市风采、发展优势。
先进典型引领时代新风
一批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和优秀人物,会聚起建设宜居幸福凌海正能量。凌海市阎家镇荣获“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成为锦州市本届唯一获此殊荣的乡镇。双羊镇新站村等11个镇村、市财政局等22个单位相继荣获省文明村镇和省文明单位称号。广泛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截至目前共评选出村级“身边好人”人,镇级“身边好人”人,“特色家庭(家族)”户;荣获“辽宁好人”称号3人,“锦州好人”称号29人。
志愿服务成为城市文明新景
信仰铭刻在心,实践化言于行。目前凌海市注册志愿者人数已达到6.7万,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升。全市各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志愿者利用双休日等休息时间,开展清扫路面、清理卫生死角、清除小广告等义务劳动,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凌海市税务局等单位以全国首家学雷锋网站、辽西首家学雷锋展馆为依托,“以雷锋精神育人引路”等主题实践活动常态化,凌海大地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蔚然成风。
惩恶扬善,长治久安
从年到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已走过70年的光辉岁月。回首70年,从共同纲领到五四宪法、八二宪法,从全能政府、无限政府,到责任政府、法治政府,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再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凌海市伴随着共和国法治建设的成长足迹,法治氛围日益浓厚,法治建设成绩斐然。
不断深化平安建设
坚持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整治治安突出问题,特别是近年来,深入开展“扫黑除恶”“缉枪治爆”、整治“黄赌毒”“套路贷”以及打击网络犯罪、电信诈骗等系列整治行动,有效地维护了社会安定。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中央、省委决策部署,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抓获犯罪嫌疑人60人,刑事拘留40人。检察院起诉涉恶4案,法院审判涉恶2案,判决13人,依法查处打掉了一批“保护伞”。持续强化公共安全管理,交通事故、重大以上火灾事故得到有效控制,递减趋势,确保了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凌海市已经连续11年获得省级平安市(县)荣誉称号,凌海市公安局年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积极创新社会治理
凌海市大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全面推进网格化、信息化、法治化等基础性工作,健全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推进“综治中心+网格化+雪亮工程”三合一建设,21个乡镇(街道)配备网格员名,开通大数据采集点位个,在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率先在锦州地区实现了“一村一员”,聘任了名公安工作协管员。按照“一警二辅”的标准,招录名辅警;在治安复杂中心村,凌海市公安局设置了32个警务室,并在城区6所学校、3家医院设立警务室。治安队分为5组按照划定区域街面巡逻,并建立联防队34个,开展群防群治工作,实现了堵卡、巡查、巡逻相结合的专业巡防体系,初步建立起“1分钟、3分钟、8分钟”处置圈,有效提升了城乡安防基础能力和治安管控水平。凌海市构建城乡立体化防控体系的经验做法在全国得到了推广,引来全国各地参观学习。
深入化解矛盾纠纷
凌海市创新发扬“枫桥经验”,坚持大事不出乡、小事不出村,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加强人民调解战线建设,纵向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人民调解组织,横向构建了覆盖医疗、婚姻、交通等10余个领域的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涌现出“全国优秀调解能手”“全国民主法治建设先进村”等一大批基层先进典型。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凌海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市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奋力谱写追赶超越的新篇章,为开创凌海振兴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编辑:田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