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山 >> 华山历史发展 >> 郭靖夫妇为何会战死襄阳
史说纷纭,各自评说。
你相信吗?太多人想象过,以郭靖黄蓉的绝世武艺即便不敌蒙古人,远遁千里另图东山再起也是好的,为什么会轰轰烈烈的战死在襄阳城,给众多金庸迷留下唏嘘叹息之感。今天我们就从上帝视角来看看这个问题。
首先,金庸的无奈选择。
先说一下历史上的襄阳守将吕文焕,这哥们苦熬苦业的守了六年襄阳,最后弹尽粮绝,在蒙古人保证不屠城的情况下投降的。大家知道蒙古人有着屠城的传统的,无论是为了襄阳百姓的性命还是看透了大势不可逆转,在蒙古军几次承诺不屠城的情况下选择了投降。这段历史金庸先生肯定是了解的,在金老的笔下郭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民族主义者,投降是万万不可能的,那么弃城逃走置襄阳百姓的生死于不顾也是郭靖做不到的,所以只剩下战死一途了。
第二,假如没有战死。
假设黄蓉说服了郭靖弃城逃走,只剩下两条路,要么保着皇帝逃走,要么组织地下反蒙武装继续抵抗,但是我们大概推算一下郭靖战死时候的年龄,《倚天屠龙记》中武当七侠给张三丰祝贺九十大寿时,说道,“这一年是元顺帝至元二年,宋朝之亡至此已五十余年。”也就是说,宋亡是张三丰三十多岁时候发生的事儿。而第三次华山论剑时,杨过36岁,郭靖56岁,提到张三丰时说,“郭襄回过头来,只见身后站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粗眉大眼,身材魁伟,脸上却犹带稚气,正是三年前曾在华山之巅会过的张君宝。”那么宋亡在张三丰30多岁时候,郭靖70多岁,襄阳之战在宋亡之前,郭靖怎么算也是70左右的年纪了。
这这对七旬老者在这把年纪继续奔走拼杀,最后还是要被碾压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之下的悲凉,还真不如留下一刀一剑,传授兵书功法,给后人的反元人士留下一波助攻,然后轰轰烈烈的战死来的痛快洒脱。
第三,武侠与历史的割裂。
还有一种假说,就是以郭大侠的武功潜入敌军营帐刺杀掉所有高层军官,有兵无将蒙古军必败。
事实上金庸小说中的类似bug还有很多,但也都是无奈使然,比如我们会发现,丘处机单人独剑在瞬杀几十名精锐女真骑兵还能单手托着几百斤的大酒缸如履平地,洪七公出入皇宫就像溜达自家后花园,欧阳峰可以与汗血宝马比速度疾跑十公里,杨过一声大吼几千野兽被震倒。就连黄河四鬼都能让铁木真众多手下无力抵抗,那么这些人今天放火烧敌粮,明天突袭对方主将,想起来也不那么困难,兴许郭靖一个爆发给铁木真人头拿走了也有可能。
毕竟金庸写的不是架空小说,不可能违背历史的必然性,当武侠与历史产生悖论就必须缝合裂缝,我们看金庸小说各个主角的结局
《越女剑》——春秋,阿青闷闷离去。
《天龙八部》——北宋,乔峰自杀,虚竹、段誉迎娶白富美
《射雕英雄传》——南宋,郭靖黄蓉守襄阳
《神雕侠侣》——南宋,杨过小龙女归隐古墓。郭靖黄蓉战死襄阳
《倚天屠龙记》——元末,张无忌卸任教主
《笑傲江湖》——疑似明代,令狐冲和任盈盈归隐江湖。
《碧血剑》——明末,任务失败,袁承志远遁海外。
《鹿鼎记》——清康熙年间,韦小宝抱得众美人归。
《书剑恩仇录》——清乾隆年间,陈家洛携众英雄回到回疆。
《飞狐外传》——清乾隆年间,胡斐与袁紫衣分别。
《雪山飞狐》——清乾隆年间,胡斐和苗人凤决斗,开放式结局。
《鸳鸯刀》——清乾隆年间,仁者无敌。
《侠客行》梅芳姑自杀。
《连城诀》狄云和水笙归隐雪谷。
《白马啸西风》李文秀马走过,“都很好,可我不喜欢”
我们发现,那些试图改变家国天下的武林儿女大多满腔热血的登场,一脸落寞的谢幕,像极了想改变世界的我们,等长大了却被社会一点一点的改变。
为了心中理想殉道的只有乔峰和郭靖夫妇,而郭靖的死是为了道义,寸步不退的不屈,黄蓉的战死是为了爱,不离不弃的跟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