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

长寿山仙人履迹金鼎地真人铭碑

发布时间:2021/4/20 16:52:41   点击数:

人间胜地长寿山,金鼎之地榆河畔。

仙人传道遗履迹,云峰古洞悟仙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长寿山,据《玉京观地产传后弭讼碑铭》记载;“利州(今辽宁省喀左蒙古族自治县县城)之西,凭榆河(也称小凌河即今大凌河西支)之渡,呀嘻高哉,旋然而魁秀者,长寿山也”。长寿山虽无华山之险,泰山之伟,黄山之峻,但其因康泰真而贯古今、闻遐迩。长寿山树木苍翠,树种繁多,山洞幽深。“泉甘而土肥,峰危而林茂,真所谓人间之胜地也”山形似一把靠椅镶嵌在群山之中。是金元时期一代名道宗师康泰真修炼和墓葬所在地。

长寿山现有两千多字《云峰真人康公墓铭》石碑和云峰真人修炼的山洞保留在山中。辽宁省政府于年公布此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康泰真号云峰真人,《云峰真人康公墓铭》石碑高2.3米,宽1.1米,厚20厘米。是一龟驮石碑。碑文记载了云峰真人康泰真传奇而令人敬仰的一生。

仙人传道,足印巨石

云峰子俗姓康,道家名讳泰真,利州花务村(今辽宁·喀左县大城子街道洞上村)人。“世业农桑,母感异梦,娠二十四月而生。幼而不群,长而敦厚,美髥过腹,自有仙风道骨。”金章宗元年(年),康泰真在长寿山旁田中劳作,“遇至人磐石而坐。公异之,遂稽首而拜。感至人口传道秘,公心印玄妙,顿觉神识爽然,以悟仙机。因拜谢间,忽失所在。石上履迹,迄今存焉。”

真人传道,自铸铭碑

为了掌握道教博大精深理论,康公“于长寿山悬壁之半,石窟之中,下志修真。虽危峰崷崪,巅岩磊落,林木参错,鸟飞而力倦,兽步而神疲。公居数年,坦然自若。”后来应村里人一再请求“公乃下山,蓬头跣足,披木叶之衣。”路过舅舅家时,他舅母偷偷点燃了他的树叶衣服。然“火焰飞身,神亦无惧,体亦无伤。”.一年“时夏甚旱,士庶怀忧,大帅乌古论公(在今宁城)与幕下参佐知公祈求有验,率众请公至於雩坛之上。公于赫日中跏趺而坐,良久曰;来朝辰正,当有甘澍。果依期有一犁之足,田苗浡然兴之矣。”

康公于金宣宗兴定元年{)夏,外出传道。对在外做官的人,教导他们尽忠勤政;对百姓,劝诫他们修养性命,以求长生;对农民,引导他们种好田地,教育感化劝诫引导大家善待他人,有利众生。“四方之人,蹐门受教者无虑不啻千数。”后来利州(今辽宁·喀左县城)节度使任公率领属下拜见康公,叩头行礼说“金鼎之地(指利州,即今喀左),乃是大师故乡,您的祖先就在那里,我们愿建一道院,希望您鹤驾回乡,洗涤净化人们的世俗观念,把道观作为修养浩然正气场所,不是很合适吗?”年,元太宗皇帝派遣信使带着金符到各地寻访德高望重的道人,听说康公道德修为非常高尚,特赐封他为“含真体道至德真人”。

康公“演道七十余年,春秋九十有二。”这年的六月初四,康公让弟子备好热水,净身换衣,然后写好遗书,“颂云;平生活计得优游,寄迹人间九十秋。撒手这迥归去也,杖挑明月赴瀛洲。”

石碑是后人所立,而能使后人立碑的是康公自己;碑文是后人镌刻的,而内容则是康公一生德行的真实写照。康公一生虽无名车豪宅,但“德声闻于四野。”;虽非达官显贵,但碑记铭传于后。日月沧桑,风雨侵蚀,可以磨去石碑上的文字,但是康公的德行却深刻在人们心中,在不同时期不断以新的形式传播着。口碑,决不是一些人沉醉其中的前呼后拥、鞍前马后的阿谀奉承之词,而是来自田间地头、街谈巷议,来自人们内心情真意切的客观评价。

金鼎之地,灵异偶现

长寿山道观名“长春观”。远近信众一直视为灵奇之地。据传在民国期间,道观里一杂工见一对石狮子正朝观外疾走,他楞了片刻,马上意识到这对狮子要跑,立即跑到厨房拿起菜刀追赶,对跑在后边的雌性狮子猛砍一刀,头部砍平一块。雌性狮子留下了,雄性狮子却跑了。据说那个雄性狮子现在一个离长寿山十余里外的道观里。

据传,一年的春季,有一群10岁左右的小孩去长寿山玩耍,有两个顽童要砸那个留下的狮子,一老者劝阻说“这狮子很灵异的,已经挨了一刀,你们不要砸了”。劝阻未果,那个石狮子还是被砸断了一条腿。后来这两个顽童相继患病死去。尽管事属传说,却是反映了人们对一些社会行为的评价。

天王殿弥勒佛像开光典礼那天,全省乃至东北大部分地区有雨,天阴的很沉。工作人员提醒说,“今天开光仪式需要阳光,可是天阴得这样,就要下雨,怎么办啊”?主持道轩和尚说,“那是弥勒佛他老人家的事了。”上午10点多仪式即将开始时,当空云开日出,仪式结束,主持等人刚进庙堂,大雨便瓢泼而下。

禅院幽深,宣佛护迹

为了更好的保护长寿山文物古迹,宣扬佛法。年毕业于河北佛学院的辽宁籍和尚释道轩进驻此山。年开始募集资金,在道观废墟基础上开始修建“护国毗卢禅院”和“朝阳市辽金佛教文化研究会”。历经十几年奔波奋斗,募集资金,修建千佛殿、雲后楼、多宝佛塔、牌坊等大小建筑20余处,总面积约5,余平米。

各种优雅的仿古建筑使长寿山更加神奇、壮丽、幽深。主持释道轩和尚学识渊博、佛学造诣高深,在每个建筑都题了自撰的对联,全山共题对联40余处,且每副对联或讲一个故事、或阐明一个道理、或蕴含高深道学、佛学。来到长寿山,就会感到圣地的神秘、幽静,就会自然产生荡涤心灵的感觉。

长寿山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神奇的传说,其风光景物也独具特色。春季漫山遍野杏花与各种山花争奇斗妍;夏季绿荫掩映、青翠怡人;秋季万紫千红,红叶似火。附近大枣、苹果、葡萄采摘园硕果累累;温室大棚的西瓜、各类蔬菜绿色纯净。特别是近在咫尺的风力发电塔群让长寿山显得更加壮美。

有《鹊桥仙·金鼎之地》词为证;

金鼎之地,

榆水之畔

云峰古洞禅缘。

神奇传说长寿山,

康公碑、

道德流传。

利州故郡,

喀左馨园,

人文风光璀璨。

物阜民丰平安县,

放眼望、

绿水青山。

注;1、文章中“引文”除已经标注的,其余均摘自“《云峰真人康公墓铭》石碑”及译文。

注;2、崷崪;音qiúzú亦作“崷崒”,高峻。雩;音yú雩坛,求雨的祭坛。赫日;读hèrì红日《吴越大旱》诗:“二年春及夏,不雨但赫日。跏趺;音jiāfū,盘腿而坐,脚背放在股上,是佛教徒的一种坐法。澍;音shù.及时的雨。蹐;读jí,意为后脚紧跟着前脚,用极小的步子走路。啻;音chì不止,不只之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rapuluowangsi.com/hsshcs/2079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