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山 >> 华山生物资源 >> 百家海外华文媒体保卫香港宣言香港何往
九月的最后一个周末,香港震惊了世界,人头汹涌烟雾弥漫的街头动乱画面,一夜之间就传遍了全球。
这还是我们海外华人所熟悉的那个香港吗?那个在我们往返旅行时常常逗留经过,始终带给我们温馨、愉悦乃至几多感动的“东方之珠”吗?一直以来以“动感之都”闻名的香港竟成了“动乱之都”,好似那些“失败国家”中危机重重的衰落城市!
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谁在故意搞乱香港?香港大乱到底符合谁的利益?
回想当年“九七回归”,全球华人百感交集,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宣告结束,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从此启程。而之所以能有这个伟大的历史时刻,正是归功于“一国两制”这个伟大的政治设计,靠着京港两地的共同努力,中华民族终于百年梦圆,顺利实现了主权的和平回收和香港的完整回归。
作为海外华人,我们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同时也见证了回归17年来,中国中央政府信守回归承诺、严格执行“一国两制”方针的所作所为。
在我们看来,17年来,中央政府在政治上的信用是无可指摘的。不仅没有强行推进任何有损“两制”的事情,甚至在“23条立法”、“国民教育科”等原本属于“一国”框架内的事项上,还做出了巨大的让步。
而在经济上的惠港政策,更是一项一项有目共睹。财政上的免税、发展上的扶持、民生上的关照、贸易和旅游上的开放…,不仅不像有些人宣称的中央政府与大财团共同压榨香港,反而常常令人觉得香港在国家中的地位太过特殊,得到的照顾太多。
但反观香港方面,很多事却越来越让人看不懂。自从港英政府换成了特区政府,一些港人就像是那种带劣根性的孩子,见到家长换了觉得有机可乘,立刻耍起了无赖:明明是以前没地位现在有地位,偏要反说现在是暴政;明明是以前没权利现在有权利,偏要反说现在是专制。年的英国统治从来没有过普选,现在终于开始实行普选,却偏要甩开基本法,甩开“一国两制”,另搞一套自认为的“国际标准”直接选举。明知中央反对,却不积极推进协商,反倒立刻向英国这个从未给过港人半点民主的前宗主国求援!
更有甚者,一边享受着来自内地的经济支援和民生惠顾,一边用极恶毒的语言谩骂内地人;一边依赖着日益强大的祖国带来的种种优势,一边以越来越公开的方式倡言港独。而所有这些不仁不义、寡廉鲜耻的劣行,甚至一些公开的卖国叛国的罪行,竟还以西方民主为掩护,拿个人自由做盾牌!其丑陋面目,哪还有半点老一辈爱国港人的觉悟和风范!
今年以来,激进运动愈演愈烈,“公投”、“占中”等违法行动频频上演。特别是在8月31日中国人大常委会做出关于香港政改的决定之后,尽管北京一再释放善意,劝导泛民派保持在基本法框架内进行对话谈判,但激进泛民派似乎早已拿定主意要退出民主政治轨道。一方面高调宣称要否决方案,并抵制下一步的政改咨询,另一方面开始紧锣密鼓为学生罢课、市民“占中”做准备。
令人痛心的是,事态果然朝着越来越激进的方向发展了下去。当幕后策划者终于摆出了激进运动的经典“阵型”——让青年学生打头阵挑起事端、然后再借口当局暴力镇压发起更加暴烈的政治行动——所有人都明白了:什么民主、法治、普选、自主,统统都是借口,反对派的真正企图,就是港版颜色革命,就是通过搞乱香港乱中夺权!
九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是香港政局的转折点。从反对派公开煽动学生冲击政府总部、公开启动违法的“占中”行动开始,人们已不再对他们抱有任何幻想了。用违法的方式追求法治,以自乱的方式追求自治,极尽煽动仇恨和暴力之能事,却口口声声“爱与和平”,如此颠倒和荒诞的行为逻辑,还会有人相信这是合理合法的吗?
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海外华人具有世界的眼光并且亲历中国的过去。目睹当前的香港局势,我们已不能沉默以对。通过我们百家海外华文媒体,我们表明以下五点立场:
1、纵观世界历史,没有任何一个成熟稳定的民主制度是在短时间内一举建立起来的。西方民主的成功,恰恰说明这个制度需要循序渐进,并且要有诸多条件的配合,在初期阶段无不是“鸟笼民主”,以确保整个进程的稳定。与之恰成对照,那些通过激进革命的形式一次性实现了民主的国家,当时的确很痛快,但几乎无一例外立即陷入内乱甚至内战,经过长时期动荡并付出巨大代价之后,才能恢复秩序。关于这个历史规律,不用去外国寻找,中国自辛亥革命之后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激进的、企图一步到位的民主导致长时期内战甚至引来外敌入侵的惨痛历史,很多严重的后遗症一直延续至今。对于这段历史,海外华人自有独特的观察和判断,在此作为一记警钟,为今日香港而敲响!
2、无视历史教训和他国经验,坚持按照激进的方式争取民主,这种极端运动的策划者和领军人物,必定是另有企图。或是受外国势力操纵,充当其反中乱港的战略内应;或是故意制造乱局,迫使政府倒台然后乱中夺权。从当前的香港局势上看,两种情况都有,因此,决不能被认为是反抗暴政、争取民主的正当运动,恰恰就是一种以破坏民主法治进程、颠覆现行秩序为目的的反民主运动!
3、真正的民主,是本着宽容和妥协的精神通过和平协商达成共识,并且保持在法律和秩序的轨道之内。这正是中央政府一直在坚持的,与香港反对派现在搞的煽动暴乱、违法抗法这一套,恰成正反鲜明的对照。因此,从现在开始,中央政府与香港反对派之间的冲突,已经转化成了捍卫民主与破坏民主、保卫社会与撕裂社会两种力量之间的斗争。在重新回到民主协商的正常轨道之前,中央政府决不能再退让半步,一旦在动乱中退让,就只能刺激更大的动乱,香港将再无宁日!
4、作为近代百年历史的亲历者,海外华人也是国家内乱和分裂的最大受害群体之一。越是回顾历史,越是了解世界,越是体会到国家统一强大、社会安定团结的极端重要,以及中国当前大好局面的来之不易。而在香港破坏稳定、煽动暴乱的这一小部分人,为了一些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的所谓“国际标准”和“真普选”,不惜撕裂社会、分裂国家、甘当美英势力遏制中国战略的急先锋,五千万海外华人岂能坐视不管?香港是中国的香港,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香港,国家的统一和繁荣富强与每个炎黄子孙都息息相关,岂能坐看区区几个听命于西方反华势力的政治打手如此胡作非为?
5、由于基本法第23条立法至今未能落实,香港成了全世界绝无仅有的一个连叛国和分裂都无法入罪的法外“飞地”。外国的颠覆势力和香港本地的极端势力就是看准了这个空子,一步步将香港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一场导致国家分裂的颜色革命随时可能爆发。从近几天反对派在“占中”行动中采取的策略看,他们就是在寻找各种借口来推动事态的扩大。旁观者清,警方明明已经保持了最大的克制,退到了维护法律尊严的底线,但他们还是高喊受到了暴力镇压;中央和特区政府明明已经保持了最大的忍耐,退到了维护社会安定的底线,但他们还是不断提出更加激进的诉求。可见,反对派就是在急于发动革命,让香港变天。因此,保卫香港、维护国家,已成当务之急,我们呼吁全球海外华人采取行动,制止极端分子的暴行!
署名媒体:(家)
泰国《泰华网综合资讯》,日本《中日新报》,美国《美中信使报》,澳大利亚华厦传媒集团,委内瑞拉《委国侨报》,美国《芝加哥华语论坛》,美国《中美邮报》,美国纽约商务传媒集团,美国世界华文出版社,日本《中文导报》,日本《半月文摘》,日本《中国悠悠》杂志,加拿大《环球华报》,加拿大《星星周刊》,美国《新闻周刊》,美国美南电视报业集团,菲律宾《国际日报》,香港《中国网视台》,肯尼亚《中非经贸报》,意大利《欧洲华人报》,意大利欧联传媒集团,意大利欧联通讯社,意大利《欧联时报》,意大利《欧联网》,美国《美新侨报》,美国《南美新闻网》,美国《拉斯维加斯时报》,匈牙利《联合报》,美国《美华商报》,美国《大底特律时报》,阿根延《新大陆周刊》,乌克兰《乌克兰华商报》,《新西兰联合报》,加拿大《健康时报》,澳大利亚《新市场报》,加拿大《枫华之声》,加拿大《健康报》,意大利《欧洲商旅报》,芝加哥《神洲时报》,瑞典《北欧时报》,印尼《国际日报》,波兰《环球周报》,毛里求斯《华声报》,澳大利亚《大华时报》,韩国《新华报》,缅甸《缅华网》,《英国侨报》,《澳洲日报》,美国北卡州《华星报》,委内瑞拉《南美新知》杂志社,《达拉斯新闻》,新西兰中华新闻通讯社,新西兰《信报》,俄罗斯《龙报》,俄罗斯《捷通日报》,泰国《泰亚新闻网》,葡萄牙《葡华报》,柬埔寨《柬华日报》,美国纽约海外电视台,中欧《华商报》,捷克《华商报》,意大利欧洲华人电视传媒集团,希腊《中希时报》,欧洲《新侨网》、西非《华声报》,瑞典《北欧华人报》,《坦桑尼亚华人论坛》,德国《欧洲新报》,南非《华商报》,英国《英中时报》,肯尼亚《华声报》,非洲《环球邮报》,委内瑞拉《南美新侨报》,委内瑞拉《委华报》,秘鲁《新视野》,巴西《南美侨报》,新西兰《TV33华人电视台》,新西兰《中文先驱报》,《澳大利亚时报》,全澳华语广播电台,澳大利亚《新市场报》,澳大利亚《澳洲日报》,澳大利亚《墨尔本日报》,澳大利亚大洋传媒集团,加拿大《多伦多网上电视》,加拿大《中文电视台节目》,加拿大《加华新闻》,加拿大《加中时报》,加拿大新时代传媒集团,美国《美中报导》,美国《密城时报》,美国《华兴报》,美国《美洲商报》,美国《拉斯韦加斯新闻报》,美国《亚省时报》,美国《华商报》,美国《彼岸》杂志,美国《中外论坛》杂志,美国《华盛顿华文邮报》,美国《华盛顿观察》,《澳门商报》,《澳门月刊》,菲律宾《联合日报》,美国《科州华报》,加拿大《今日中国文汇报》,《南美新知》杂志社,《南美新知》新闻网,《华盛顿新闻报》,澳大利亚《澳华国际传媒》,新西兰《中国城网》,美国《密城时报》,菲律宾《华商纵横》,加拿大《加中时报》,柬埔寨《柬华日报》,南非《华侨新闻报》,加拿大《七天新闻》,美国《红杉林杂志》,加拿大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加拿大《华侨報》,加拿大《大华商报》,瑞典《欧华天下杂志社》,阿联酋《中东侨报》,加拿大《世界华人周刊》,美国《国际日报》,澳门《中葡经贸导报》,《西班牙联合报》,泰国《东盟商界》杂志社,埃及《中国周报》,匈牙利《布达佩斯时报》,法国《侨报》,爱尔兰《新岛传媒集团》,《新岛周报》,德囯《欧洲新侨网》,马来西亚《亚洲时报》,尼日利亚《西非统一商报》,《西非华人在线》南非《华侨新闻报》,意大利《世界中国》杂志,荷兰《联合时报》,英国《华商报》。
海外华文传媒协会
年10月2日
特评:风雨如晦,香港何往?
10月1日,新中国成立65周年,举国欢庆。
当日,香港阴雨绵绵。愈演愈烈的所谓“占中”运动正在香港上演,参与者不仅用瘫痪香港中心区域交通的方式给祖国庆典当头泼下一盆冷水,甚至喊出让特首“梁振英下台”,让全国“人大收回普选特首政改说明”,并誓言将现有非法行动继续升级,彻底瘫痪香港经济与社会生活。
凄风冷雨中的香港何去何从?“一国两制”的模式将如何进一步达成共识?这都是世人正在观察和思考的重大问题。也许忙于“占中”的少数香港人已忘却这块土地的前世今生,也自然难以正确和理性把握它的来龙去脉,乃至数典忘祖,任性而为。
年初,觊觎中国庞大人口和市场的英国,用坚船利炮打破中国封建王朝的脆弱海防,不仅将罪恶的鸦片堂而皇之输入中国,还强逼中国割让南粤渔村香港和九龙等地,成为大英帝国毒品贸易的远东码头和继续欺凌中国的前哨阵地。以割占香港等地为标志,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遭受帝国主义长达一百余年的侵略、占领、掠夺、蹂躏和杀戮,直到中国人民最终取得抗日战争及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并建立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历史的沧海桑田中,香港因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避风港角色,逐步成为孤悬祖国东南角持续发展的商业重镇,除日本占领三年外,战争冲突和政治风波都较少波及这片土地,进而使其逐步出落为日渐耀眼的亚洲贸易和金融中心。但是,香港也从来不是游离于祖国之外的无根之木和无源之水,它的勃兴与繁荣,既仰仗英国成熟的文官制度和自由经济体制,以及本地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也依托着内地廉价的物资供应、劳动资源和巨大市场。应该说,香港的发展与繁荣,一直未曾中断祖国母体的滋养。即便在年主权回归之后,如果不是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和祖国人民的无私呵护,很难想象香港能单独摆脱亚洲金融风暴和第三次世界经济危机等多次灾难的连续冲击。
直到经济全球化和贸易便利化的今天,香港经济与祖国内地也依然骨肉相连,血脉相依。据今年6月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香港问题白皮书统计,维持香港正常运转和高品质生活的水、电、气和日用蛋禽和蔬菜绝大多数都由内地保值保量供应。回归17年来,中央政府为了维护香港的持续繁荣、稳定和发展,出台大量惠及香港、优先香港的财政和经济政策。在与祖国内地的依存关系中,中央只予不取,内地予多取少,体现了令人信服的无私与大爱。当然,在祖国争取民族解放、独立和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广大爱国香港同胞和无数仁人志士,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也做出杰出的贡献,展示拳拳赤子之心。
回顾年的香港内地关系史,人们不难发现,血浓于水,爱国爱港,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始终是这一关系的主轴和核心内容,即使在风雨飘摇的今天,多万香港同胞中的绝大多数都与祖国14亿人民同心同德,维护大局,因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没有谁希望香港成为一个被瘫痪的死港、臭港。
与经济蓬勃发展并不匹配的是,作为这片古老土地主人的香港同胞,过去一直是英国殖民统治下的二等、三等公民,港籍人士直到年代才获准参与本地事务管理,而此时距大英帝国肇启议会制度已近年,距其建立两院制君主立宪统治已近年,距扩大普选和攫取香港也超过年!应该说,殖民地时代的香港人民毫无平等的政治权利可言,更谈不上当家作主,他们的元首是从未临幸过这弹丸之地的英国女王,他们的行政首长是女王指派的英国贵族总督,而不是香港公众推举的利益代言人。
香港同胞真正翻身当家作主恰恰是祖国强大后带来的巨大变化,是中国收回香港主权才得以实现的百年梦想。历史不能假设,时间也不能倒流,假如香港延续英国统治一百年,有谁能相信今天的香港行政长官不会继续是英国贵族,不会源自英王的指派?英国在统治香港年的绝大部分时期,未能主动、真诚地推行民主政治,却在被迫向中国交回主权的短暂过渡期,企图快速实现民主进程,将自己从世人公认的“狼外婆”打扮成救苦救难的观世音,其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遗憾的是,殖民统治的烙印太深太厚,以致于少数香港同胞似乎患上了典型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不仅不为殖民体制的崩溃而欢欣鼓舞,反而为异族统治的终结而伤心不已;不仅不为荣升一等公民而感谢“一国两制”伟大创举的出台和践行,反而对中央政府审慎安排特区选举政治百般挑剔,还出现让今人汗颜、令祖先蒙羞的奇谈怪论,如“南京条约万岁”、“中国人滚回中国”等等,甚至涌动着危险的“港独”思潮和具体行动,展示分裂祖国的危险企图。人们发现,一段时间来,香港部分人士陷入政治幼稚、偏执与狂热,对任何事关香港的中央安排和全国人大司法解释都以有色眼镜视之,以阴暗用心度之,以恶毒言论污名之,甚至连爱国主义教育这样的正当课程设置,都极力排斥,当作洪水猛兽,殊不知,爱国主义一如自由、民主、人道与宽容,早已是超越政治制度和社会形态的普世价值之一,无论是彭定康先生当年离开港督府时的黯然落泪,还是奥巴马高扬的美国例外论都证明,再无情的政治家都不回避爱国主义这个高尚情怀,再没心没肺的人都无法磨灭祖国留下的种族印记和文化基因。因此,把特首“爱国爱港”的基本要求当作异端和罪过,除了自己甘心吃里扒外,移情别恋,还能说明什么呢?
一位叫做“小仙乐思”的网友很形象地剖析说,“为什么(部分)港人讨厌大陆?因为大陆不仅不学英国人,还自己搞一套。比如英国给香港指派港督,大陆却允许港人自己选特首;英国问香港收税,而大陆却一分钱税都不要;驻港英军需要港人养,而驻港部队却由大陆人养;英国有鞭刑喜欢抽香港人,回归之前竟然取消了……”其实,米字旗降落的镜头并未模糊,末任港督依然活跃,香港的舆情却出现如此巨大反复,除“一国两制”和“港人治港”实施本身无法回避的正常磨合外,英国长期统治的末世情结,香港狭小地段的岛国心态,以及部分人无法适应中华民族整体复兴崛起的节奏和方式,都构成香港当下政治病的深层病灶,也必然在部分激进人士和激进行为中得到发作。
此外,如何全面、正确和严谨地理解主权、领土、“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也是不少香港同胞需要精心研读文件和补课的内容。香港作为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无论过去被迫割让、租借,还是到期收回,它既属于中国万平方公里不可分割的土地,也是属于全体中国人民世代共有的无价资产,任何人或任何利益集团都无权私处,决定其前途和命运。中英有关香港前途的联合声明,是两个主权国家和国际政治行为体达成的合法文件,也只有两国的最高权力机构具有修改、废止或解读的权利,这是国际法则,也是世界公理,更是普世认知。香港与内地的不同制度,香港人对香港的治理,以及以此为基础的高度自治,无不是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框架之下的设计与安排,是中央政府部分管辖权和治理权的阶段让渡,中央政府同样有权依据相关法律进行调整、修改甚至废止。
“占中”运动冲击下的香港已危机重重,而其发起者、组织者和鼓动者不仅对香港所受伤害无动于衷,还变本加厉地宣称将扩大和升级这一破坏香港稳定、繁荣与发展的街头政治。退而言之,即便所有的“占中”运动者都是铁心的街头折腾者,他们也只不过是多万香港同胞的一个零头,相比14亿中国人,更可谓九牛一毛,沧海一粟,既没有广泛的代表性,更没有合法的民意基础。相反,无视宪法和基本法的权威,无视香港立法机构和民意代表的有效运转,本质上已构成破坏民主与法制、危害公共安全、损害国家和香港利益的不智之举,其主要肇事者必须为此承担法律责任。
中华崛起,民族复兴,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世界华人共同的梦想;“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是推动香港良性发展、实现人民共同福祉的战略选择,也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更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前进方向,因此,个别乃至少数人的绑架和阻挠,不会得逞,也不可能得逞。无论多大的风雨,无论多大的磨难,雨过天晴的香港一定会更加美好。(来源:综合发展论坛、澎湃新闻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