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山 >> 华山生物资源 >> 华山论剑还是聚贤庄聊聊八省联考和衡中宣战
本篇文章是老汪前几天直播的第一部分内容,有很多朋友反映,由于工作等原因,错过了看直播,所以我们大概整理了一下,把文字版发给大家。内容略有改动。
对于八省联考和衡中宣战,相信大家都有耳闻。虽然衡中宣战,这个新闻已经被证伪了,但为什么对于八省联考,我们江苏的考生会如此热衷和如此激动呢?
因为我们不想一遍又一遍解释为什么在江苏满分只要多就可以上清北。经常有外省的同学“我考了多分,能上南京大学吗?”
我们也不想给学生们解释,为啥本来能走C9、华五、顶级,最终只走了,甚至去普通一本。我们只想用数据、用事实证明,以前的多分是有多少含金量。总之,最近几年(年以来)江苏的考生实在是太憋屈了!
我们首先来简要介绍一下八省联考:
所谓8省联考,是指第三批新高考的8省,进行的第一次高考前模拟考试联考。注意,不仅仅是考试,还有录取和模拟报志愿。
这八省是:广东、江苏、河北、湖南、辽宁、湖北、重庆、福建。其中包括了年37所百强高中,可谓名校神仙打架。考试规模方面,以年这八个省的高考报名情况为准,这八省高考报名人数是万,约占全国高考人数万人的31%,应该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模拟联考。数据量很大,所以有很大的参加价值。
考试形式是“3+1+2”模式的新高考。
“3”是指语数外三门。这3门全国统一命题,八省一张试卷。真正有可比性。
“1”是指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
“2”是指:化学、生物、地理和政治四个,选择2门。
1和2都是各省自行命题。即:使用地方卷。
评卷方式:和高考一样,全省统一改卷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有哪些变化:
首先是考试时间上有变化:
新高考语文考试时间为分钟,数学和外语均为分钟。剩余6门(物理、历史、化学、地理、政治、生物)考试时长均为75分钟。而我们以前的高考,语文是2.5-3小时,数学是2-2.5小时,英语是2小时,其他科目分钟。
所以在时间上,对我们江苏考生来说变化很大,我的学生也普遍反映,时间分配上准备不够!同时,六科考试时间变为75分钟,意味着卷子的题目数量以及类型可能和我们以前练习的不一样,也和去年山东新高考适应性考试也不一样。可以说几乎没有参照的模板。
其次,试卷难度肯定会有变化。
我个人预测:试卷难度相对于江苏来说,可能会有所下降,为什么呢?毕竟是要照顾大部分。特别是数学、外语,应该比江苏卷稍微简单些。但这个恰恰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为啥呢?众所周知,我们江苏的试卷难度是比较大的,特别是数学。如果贸然遇到相对简单的题目,很多学生会掉以轻心。特别是南京的学生,普遍眼高手低,眼高于顶,不踏实,应试心理也不过关。遇到稍微难点的题目还行,太难的或者太简单的都会有不正常的表现。相对来说,衡中学生应试能力更强,考试形式和全国卷近似。这方面他们有优势。
所以,语数外,如果难度稍高些,我们江苏占优势。副科,大概率干不过人家,毕竟江苏习惯性不重视副科,或者说,只有个别学校重视副科。
那么,八省联考到底有什么用?其实这次考试,确实意义重大!
首先,对于教育主管部门来说,需要的是大数据分析,从而调整考试的难度。
其次,对于我们考生来说,可以熟悉新高考模式、熟悉考试流程、试卷结构和题型难度。调整学习状态,发现问题,在之后的复习中更具针对性;了解全省排名;调整心态。
其中,我觉得意义最大的是可以模拟投档和报志愿。
山东和海南等第二批改革省份在年1月也举行了新高考的适应性考试,并且在考后出了一分一段表以及“10+1”位次,模拟填报志愿。但山东是需要填96个志愿,而且据说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填不完要重新填写,页面会刷新,很多家长普遍紧张焦虑。但在考前来了一次实战练兵,对实战帮助巨大,等年高考填志愿时,很多家长都驾轻就熟了,可以说是帮了大忙。所以,模拟志愿填写和录取非常有必要。
下面我们稍微讲讲填报志愿:
新高考省份在安排招生计划时,将按物理科目组合与历史科目组合两个类别分开编制。投档方式也将按物理科目组合与历史科目组合,分别划定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按照以前的经验,适应性考试后,会给大家一个“10+1”位次(不知道这次是不是也这样,如果这样的话,就太好了)。我们以物化生为例:
“1”是指总分的全省排名(分物理和历史)
“10”是指在所选某科中,总分的排名,包括如下10个:
总分在选考物理中的排名
总分在选考化学中的排名
总分在选考生物中的排名
总分在选考物理+化学中的排名
总分在选考物理+生物中的排名
总分在选考化学+生物中的排名
总分在选考物理或化学中的排名
总分在选考物理或生物中的排名
总分在选考化学或生物中的排名
总分在选考物理或化学或生物中的排名
总之,就是“和”与“或”的关系。这几个排名对于志愿填写非常重要。一定要参考排名+各个院校专业录取要求来填写。高考报志愿是一门学问,非常复杂,没有几天时间是没法讲明白的。我们今天就不赘述了。
最后,我们讲讲老汪关于八省联考的一些个人看法和大概的预测
其实,江苏家长和师生们对于“衡中宣战”,有两种声音:
一派乐天派,觉得我们江苏终于可以在全国面前秀肌肉!随便哪个高中都可以把衡水中学挑落马下,非常自信!都说江苏卷是地狱模式,之前练习全国卷跟玩似的!
另外一派则是焦虑派:1、怕打脸;2、觉得还需要点时间适应;3、每个省都有牛校:湖北的华中师范、湖南省的长郡中学,雅礼中学等等,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到底是“碾压”还是打脸,我觉得要辩证地看。
我个人觉得,省内的任何一所高中,无论附中、天一、海安等等,都很难单独和衡中抗衡。加起来倒是有比性,为啥呢?
首先,培养模式不同。衡中是超级中学,规模想必大家都知道,全省掐尖+借读生+大批优质复读生。江苏没有这样的超级中学,顶尖生源分散又非常严重。当然,近几年个别学校在全省招借读生,但借读生的成绩普遍不是很顶尖。
其次,物化生政史地各省命题难度不同,物理历史直接计入总分,这两门考试难易程度不同会直接影响总分高低。而赋分的四门课正常情况下会呈现正态分布,基本没有可比性。同时,试卷是各省自主批阅,评分标准可能不同。
最后,江苏省的特殊情况,或者说,以前挖的坑。咱们从08年开始实施“3+学业水平等级”。在这种模式下,充分展现了基础学科语数外的重要地位,学生的三门基础学科语数外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其他科目却受到了极大的摧残。且不论以前小高考的小四门,就说选考的两门,大多数高中也不是很重视,特别是二、三线高中。物理一周多的话,3节课,少的话2节课,这怎么够?还有南京某所学校,目前高一就一个化学老师(8个班),其他几个老师都支援高二,导致高一每个班每周只有一节化学课。这要是能考好就见了鬼了。学校不重视造成了一种怪象:考的好的理科生基本是语文好,考的好的文科生基本是数学好。同时还有另一个怪相:总分高也不一定能考上。例如:今年文科状元淮阴中学的白同学,总分分,选修课里有B+,于是不能报考北大清华。再如去年南京市的理科状元蔡壮,总分是分,(年江苏全省分以上的考生只有37人),物理拿到了A+,化学B+,一样无缘名校。
所以,我们在语数外这三科上无疑占据了很大的优势,还是刚才说的,如果卷子难,我们肯定会占优势,特别是数学。如果简单的话,就不好说了。而在其它科目大概率不会沾到便宜。
实际上,在应试教育上,我们江苏应该没法和衡水中学比的,因为衡中已经把应试教育做到了极致,我们江苏的高中分两种模式:
一种是县中模式,早读晚自习,基本上没有周末(一天或半天),老师累,学生苦,但强度还是比不上衡中,代表是各县中;
还有一种是素质教育,或者说放养模式,早8点至晚17点半,其它时间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同样很难比得了衡中,不过有个优点,学生自主能力强,确实能出综合性人才,代表学校:南师附中、南外。我不止一次看到国内顶尖高校抱怨类似有些学校出来的学生,应试第一流,科研创新3流。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考研上。山东有所师范类高校被称为考研名校,经常性一个班能考上40多个研究生,只有个位数考不上。我当年考研的时候,这所学校就很出名,十几年了,一直很牛。但现在好点的高校和科研单位,比较排斥这种,原因同上。
当然,这两种模式出来的学生,各有优缺点。衡中出来的学生,能吃苦、抗压力强,但创新一般。附中、南外模式出来的学生,情商普遍高些,世界视野广,未来有大发展,但抗压力稍弱。
另外,从教育主管部门来说,这次八省联考虽然是教育部命题,但主要目的是高考的适应性考试,让年参加新高考的考生熟悉新高考模式,并不是为了检验各省的教育水平,肯定也不会公开倡导或者比较省际之间谁考得最好。对成绩的统计,大概率只是作一个大数据收集。
总之一句话,这次考试重要,但不是唯一。保持一颗平常心,把真实水平发挥出来即可。还是老汪的口头禅:把平时的练习当考试,那么考试的时候就相当于平时练习的难度了。
管他是“华山论剑”(论贱?)还是“聚贤庄”,孩儿们发挥出最佳水平就是胜利!
:后面老汪会抽空解读一下新高考赋分政策及其补丁——托底政策(重点),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frapuluowangsi.com/hsswzy/19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