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山 >> 华山地理环境 >> 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吴毅让更多患者得到
长生果健康:
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中,康复医学科就是做针灸、做理疗。其实,现代康复医学是一门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的学科。
经过30余年在神经康复医学领域的耕耘,吴毅已将“精准康复”的理念,融入到了学科的方方面面。如今,他最想做的事情是让更多偏远地区的患者也能得到及时、有效、优质的康复治疗。将“三级康复医疗”体系向全国推广,成立“长三角智慧康复专科联盟”,吴毅正逐渐向实现自己的梦想迈进。
从骨康复到神经康复
20世纪70年代,吴毅只身一人从河南洛阳前往武汉医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求学,从此踏上了医学之路。毕业后,他回到老家洛阳做了4年内科医生。
漫漫从医路,有人离开,有人迷茫,有人仍怀揣热血。
几年之后,吴毅对于医学依然满怀热忱,4年后,他考取了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运动医学研究生,师从国内著名专家范振华教授,从此便于运动医学与康复医学结下良缘。
年,从上海医科大学运动医学硕士毕医院。年,他又赴香港中文大医院进修学习半年,重点进行等速技术在促进肌肉功能恢复的应用研究。
“其实,我开始跟随范振华教授从事的是骨科康复,后来在胡永善教授的带领下,开始从事神经康复。医院有着强大的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背景,有无数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需要康复医学的专业人员帮助。因此,后来我的专业方向逐渐转向神经康复领域。之后又到国外学习先进的康复医学理论与康复治疗技术,并将之带回国内,帮助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进行及时的康复治疗,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吴毅介绍道。
年,吴毅作为科室第二批赴美国学习康复先进理论与技术的学者,前往美国华盛顿大学康复医疗中心进修学习,重点学习脑卒中和脑外伤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意识障碍、失语症和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技术。回国后,他将这些新技术应用了临床实践中,并取得明显效果,这些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脑损伤患者的运动、认知、言语和吞咽功能。
精准康复,唤醒脑部遭重创的男孩
为13岁的男孩亮亮(化名)的康复治疗。是现代精准康复的范例。
一次,亮亮在骑车过程中突然摔倒,头部受到重创后昏迷不醒,医院被诊断为“脑部硬膜外出血和脑疝”,经手术治疗后依旧昏迷不醒,医院东院康复医学科。
吴毅带领的康复团队在接到亮亮后,首先为患者进行了促醒工作,运用经颅磁刺激技术(TMS)作用患者的大脑皮层,使得受损的细胞功能得到代偿或修补,促进中枢神经向周围神经的传导。加上针灸医师为患者进行头部、脸部和四肢的针刺等中西医结合的促醒康复治疗技术。
▲吴毅主任带领科室医生看诊
两周后,经过吴毅团队的精心康复治疗,亮亮从昏迷的状态逐渐苏醒过来,开始出现明显的视物跟踪反应;后来,他接受肢体运动的康复训练,运用轮椅、站立床、上肢康复机器人、下肢康复机器人等多项现代先进康复技术,逐渐恢复了运动功能。4周后,他开始进行吞咽功能和进食训练,逐渐开始进食酸奶、蛋羹、藕粉等食物。
吴毅根据患者身体的实际情况,一步一步给予其有针对性的“精准康复”,8周后,亮亮的各项身体机能恢复良好,终于出院了。
吴毅说,陈亮亮是非常幸运的孩子,很多昏迷的患者在错过了最佳康复治疗时期后最终变成了植物人。如果当时医院,真不知道现在能恢复成什么样。
现代康复治疗能对患者的脑功能分区进行精准定位,精准诊断,从而实现精准康复。“只有通过精准定位找到患者病变部位,做出精准诊断,进行精准治疗,才能精准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吴毅指出,“脑部损伤与功能关系密切,意识障碍、认知障碍、运动障碍(偏瘫)、言语障碍(失语)、肌张力异常等均可‘对症下药’,给予精准康复。”